随着国家对科研教育的投入,高校老师的待遇也逐渐升高。同时各个高校或者研究所对于海归留学生会有适当的政策优惠和倾斜的年轻人。其他各省级也有很多的人才项目都是要求必须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这也使得很多小伙伴都“被迫”去国外读博或者做博后,以便获得评各类人才项目的资格。
但是有很多小伙伴在硕士或者博士期间工作做的挺好,文章也发了很多,但是为什么和国外导师沟通时依然感觉不受导师青睐,或者一些想出国的小伙伴套磁时也是屡败屡战?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国内外导师所看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国内的一些导师迫于申请各种基金的压力,有些过于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和培养各种级别的优秀毕业生(在一些学校优秀毕业生可以给导师增加招生名额)。从而忽略了对硕士生或博士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系统性专业知识的培养,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指导。而这些能力正是国外导师所注重的。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的研究者们对 52 位导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从这个调查中看出国外导师更重视什么,与我们国内导师有什么样的差别。知己知彼,我们才能在讨论中“投其所好”,或者提高自己套磁成功的概率。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这次调查发现:国外导师更加重视博士毕业生的书面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专业学术知识。而且国外导师对此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博士生。同时在发表论文方面,国外导师认为博士生毕业时能发表一到两篇论文就完全可以了(特别注意这一点和国内有巨大差别),并且不太重视学生得奖和获得经费情况。
所以如果我们想出国留学或者在国外的课题组“混的开”,就需要针对国外导师所看重的这三种能力加强训练。
在国外课题组中,尤其是在大牛的课题组,和自己导师的沟通除了组会是face to face的面谈,其余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是通过邮件和导师沟通。同时书面沟通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沟通方式,沟通成本也比较低,而且一般不受场地的限制(其实,很多导师经常会在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回复邮件)。所以,这也是国外导师非常看重书面沟通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在和导师使用邮件沟通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7个原则。
1、完整(complete):邮件内容应该是完整的,即,它必须包括导师需要的完整信息,以便导师做出更好的决策。
2、准确(correctness):我们的邮件应该表达正确无误,避免出现拼写错误或者语法错误。
3、清晰(clearness):发送的消息应清晰易懂,收件人(导师)容易理解。我们必须非常明确发邮件的目的,比如汇报工作,寻求指导等。而且这个决定必须由导师确定,减少不必要的打扰。每次通信尽量只表达一个目标,并且多用简单句,不要使用非常复杂的句子。
4、简洁(conciseness):邮件内容应该简明扼要。我们要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全面的意思。
5、具体(conciseness):沟通内容应该具体的,尤其是不要留下任何误解的余地。邮件中应清楚提及自己想询问的事情。
6、礼貌(courtesy):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发了好文章就可以“目无尊长”。有些导师,尤其是大牛非常在意邮件中的称呼。所以最安全的称呼永远是Prof. XXX(姓)。除非导师明确告诉你本人可以称呼他其他的昵称,否则每次都要使用Prof. XXX, 这不是见外是尊重。
7、注意事项(Consideration):我们发邮件和导师讨论问题时,需要注意自己可能是中式思维,导师是西式思维。而这两种思维是有差异的,也因人而异。所以可以事前请教自己课题组高年级的其他外国同事,以免出现误会。
批判性思维是通过对事实的分析形成判断的思考方式。一般包括理性的,保持怀疑的,和无偏见的分析,或者是对于事实证据的评估。批判性思维是对任何主题、内容或问题进行思考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思考者通过熟练地分析、评估和重构来提高其思维的质量。批判性思维是自我指导、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纠正的思维。批判性思考相关研究着重于如何系统化地建构清晰思路,以及研究不清晰思路的特质。(节选自维基百科)
国外导师尤其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和他们的西方的文化也有很大关系。所以这也就要求我们需要留心文献中所提出的观点。我们不要一味的接受文献,而是要批判性的看待。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为什么同意,或者为什么不同意,我们可以有什么改进。
我的导师经常会说:“I do not believe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What do you think?(我不相信这篇文献的结论,你怎么看?)”面对这样的问题,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说文献发表了就是对的了,没有自己的看法。
专业学术知识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每一个搞科研的小伙伴都心知肚明。那么怎么提高我们自己的专业学术知识呢?
除了大量阅读自己领域内的相关文献之外,相邻领域的文献也要有所涉猎。比如做碳材料制备和修饰的,也需要涉猎一些碳材料的应用等相关领域。同事也需要多和自己的同事交流,相关的学术会议也是获得专业学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总之,我们在专业学术知识方面,不但要有自己研究方向的深度理解,而且要求相关领域的广泛涉猎。这样和导师讨论起来才能游刃有余。
当我们提升了自己的这三种能力,书面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专业学术知识,我们基本就可以很好的与自己的导师沟通。当然我们的英语也需要过关哦。
推荐阅读:《约见导师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800万大学生都在用的免费论文查重平台
本文由PaperPP论文查重系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aperpp.com/news/3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