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发展源于有效且持续的发问。文章的立意与境界,首先体现在研究发问上。
1.提一个真问题。真问题是指它能够对应一个真实的社会疑问。研究者选出那些最重要的问题,继续研究。
2.研究问题学术化。研究发问不应停留在事实层面,还要能够追问这个问题背后的类型学意义。暂时搁置现实问题,而专注于现实问题背后的理论回答。假如能够将这一类型的问题做一个理论性的系统回答,解决对策也就自然而然。要关注现实问题,喜欢使用政策性问题作为研究发问。
例如:“怎么才能让‘钉子户’不上访?”问得很有现实意义,但它不是好的学术问题,因为它没有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学术研究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揭示社会因果机制。答案就是类型化,学术读者为了获得一类问题的学术答案,可以这样问:“‘钉子户’上访的社会动力机制是什么?”
3.学术发问的几个原则
第一,发问必须直抵要害。
第二,发问要敢于质疑。学术无禁忌,敢于打破常识,挑战定论。
第三,研究问题小中见大。能大能小、能上能下。
第四,只问一个问题。论文必须高度聚合,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
比如,“压力化生存:时间荒解析”,这篇文章,我们看它的摘要:
时间荒是生活压力的一种体现,是一种令人不适的日常体验,并构成一个社会问题,但国内却鲜有关于时间荒的研究。美国学者斯戈关于时间荒的理论具有借鉴价值,但却难以充分解释中国人的时间荒的根源。有鉴于此,时间荒理论有必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加以扩展。事实上,除了斯戈所说的劳动制度和消费主义文化,中国人的时间荒还有三个根源:第一,城市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飙升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脱节;第二,制度无效率导致无效时间的大量增加;第三,中国的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使得时间荒现象成为一种发展中国家的劳工阶层为全球不平等所付出的代价。(256字)
这篇文章的研究问题异常凝练,翻译得通俗一点就是:时间去哪儿了?通篇文章高度整合,围绕着研究发问组织行文。
800万大学生都在用的免费论文查重平台
本文由PaperPP论文查重系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aperpp.com/industry/7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