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稿的论文,一般都存在下面3个原因。快来自查一下,这里面是不是也有自己!
如果要列一个被拒稿原因排行榜,创新性不足一定是TOP1。正是这个原因,让很多论文在初审阶段都会被拒掉。那么,何谓创新性,何谓创新性不足,大概可以从《Nature》与《Science》的说明中一窥究竟。
《Nature》认为创新是科研成果新颖,引人注意,而且该项研究看来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而《Science》则认为,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
不难看出,2个国际知名期刊对创新性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科研均难以企及,而这正是科研论文的最高标准。不过,一般情况下,科技论文只要达到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可。
如何才能凸显论文的创新性呢?
善用对比。
抛开研究本身是否足够创新的客观条件,在论文写作中,内容一定要深入,结果一定要深刻,要能反映研究者独到的见解。而擅用对比能令文章的创新性显而易见。如在讨论中,通过语言阐述表明该研究是他人未曾研究的领域,或是列举数据表明该研究的成果明显优于他人研究,都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否则,连别人已刊登的研究成果都不如的文章,还有什么发表价值呢?
可读性是指编辑、专家以及读者在读过论文之后,能够明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并不需要理解该文章的全部细节。简明,清楚、易懂是一篇论文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对于读者而言,可读性高的文章,可以轻易找到文章的重点并应用,从而更倾向于引用该文章,扩大作者的影响力。
对于编辑专家而言,可读性高的文章,可以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而将审稿过程更专注在文章本身的专业性和内容上。毕竟在大量来稿的情形下,编辑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每一篇稿件。
一篇论文的可读性包括:
一是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有启发性。没有实质性结果的研究不值得发表论文。
二是论文是否有完整的构思,严密的逻辑,是否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是否足够有深度,否则就很难引起阅读兴趣。
三是是否满足期刊的体例要求。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格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如摘要是否符合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四要素”要求,是否在讨论部分进行足以升华全文的论述等。
提高论文的可读性,除了在投稿时按照期刊的体例要求修改以外,务必要加强文章的深度阐述。很多文章仅限于对数据的测定与简单的分析就草草了事,这类文章完全不具备发表的意义。正确的做法是,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工具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度优化分析,最后在文字论述中探寻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蕴含的意义,以升华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题。
所谓信息量,并非长篇大论的冗杂论述,而是“尽可能多地给出有关研究的信息”。这要求文章写作要做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简言之,当你读完一篇文章后获得的新知识越多,说明它的信息量就越大。
然而目前大多数人认为信息量等同于篇幅数。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实际上,高篇幅数并不意味着高信息量,一篇叙述拖沓重复繁琐的文章,并不会获得编辑的好感,反而会增加被拒稿率。
你愿意听别人跟你交流时,啰里啰嗦重复同一件事情么?不愿意,对吧!
那么同理,编辑专家也不愿意。
事实上,国外很多著名期刊已经开始对文章的篇幅进行严格限制。这也许会增加写作的难度,但却可以促使作者对文章进行结构上更加细致的构思,语言上更加认真的推敲,这样反而会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鲜明,大幅提高信息量,进而提高文章整体的质量。毕竟,篇幅再多但内容不充实,包含的信息量太少难以被编辑,被拒稿就是预料之中的事。
想要提高论文的信息量,就一定要重视论文写作,多写多练,锻炼行文能力,提高表达水平。这是最能体现写作能力的一面,也是最没有捷径的一条路。所以,为了不再轻易被拒稿,开始动笔吧,就现在!
推荐阅读:《期刊对投稿的论文有什么要求》
800万大学生都在用的免费论文查重平台
本文由PaperPP论文查重系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aperpp.com/news/3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