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的话,我个人的一个体会是我们要有课题,才会去写文章。如果说没有课题去写文章的话,那是为了写文章而去写文章,这个时候难度就会大很多。那么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研究主题?
我们作为科研的话,要求我们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比较稳定的。作为一名学者,我们一定要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不能今天做土地规划,明天做土地制度,后天做土地整治,那这样子做的话是很难出成效的。甚至有些人他今天做经济学的研究,明天做管理学的研究,后天做政治学的研究,这样的人他往往就是喜欢去蹭流量、蹭热点,他讲课或者说成果,我们不需要去看,因为他是做不出什么很好的东西出来的。所以这里说我们做学者一定要有稳定的一个研究方向,也就是说我们这20年或者说这30年的科研工作的道路上面,我们一定要聚焦在某一个问题上面去深挖。
我们做科研,一定要几十年跟踪某一项问题。美国做科研就是一辈子都研究某一个问题,而且他们也不是天天加班加点,他们一辈子就研究这一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我们想在某一个学科某一个问题上,要流芳百世让后面的人发现我们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要聚焦稳定在某一个方向上面去研究,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我们当了老师,在之后评高级职称的时候,我们的科研成果不是在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上面的话,那么评委是会对我们的研究成果提出异议的。
从长远来看,做科研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的话,可以说一辈子很难做出很好的成就出来,尤其牵扯到要申请国家基金这一块。在稳定的研究方向上面,我们一定要选择前沿的、具体的研究主题,这个研究主题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呢?第一个,要符合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第二个,要突出问题的导向;第三个,要注重实地调研;第四个,要多深入思考。
就是说我们国家设立这些基金,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它实际上是需要我们的研究为国为党的政治或经济社会发展去服务的,大家可能会发现每年如果说我们的选题,尤其像国家社科基金,我们的选题跟着指南走,命中的几率比不跟着指南走,命中的几率要大很多。请大家注意这一点,我建议大家跟着指南走。把我们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指南的题目很好的结合起来,还要跟国家的需求要结合起来。
那跟国家的需求结合我们要从哪里去看呢?要从我们历次党代会,还有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有我们“十四五”规划这一系列的内容都突出了未来我们国家要干什么事情,实质上都是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都要往这个方向上去弄。
如果说不按照这个走,我们按照什么?按照你自己的认为的一个方向去走,那可能就会走偏了。尤其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定要多看党代会的报告,比如说我们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出来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等,比如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比如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招标课题。国家社科基金一定是为我们国家服务的,所以我们的选题一定要符合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的需求,在省里面就一定要符合省里面的战略需求,如果提出一个跟这些关系都没有的,往往很难获得认可。
突出问题导向就是我们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尤其经济学、管理学这一块非常重要。我们一定是要以解决现实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我们的导向。一般的国家基金项目、青年项目或者省里面的基金,给我们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很大程度上它属于一个“短平快”的研究项目,那“短平快”的研究项目就要求我们一定是以解决实际当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我们的重点,所以我们看近几年智库的研究越来越热,事实上讲的就是尤其以突出问题导向这一点。那么问题从哪里来?有时候你这光靠去网络上面去看是看不出来的,网络传播实际上很多情况下都失真了,我们作为吃瓜群众很难获得真实的情况,所以你一定要深入实地去调研。
深入到实地,就是农村或者是城市的社区或者是企业、学校等等,要深入实地跟别人去交流。在交流当中发现问题,如果天天坐在办公室是很难发现真实问题的,所以我们做科研,一定要多深入调研,调研尽量不要走官方的一些途径,尽量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学生或者是当成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去调研,如果说是前呼后拥的领导干部跟着一起去调研,往往很难掌握一些真实情况。
实地调研的同时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就是我们要把自己摆在情境当中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还有别人对我们的回答到底真实还是不真实,我们要懂得从思考当中去辨别,这个很重要,不能别人讲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要问多。可能有些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意见想法是站在他自己的利益的一个视角,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了,一定要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我们是学者,我们研究问题要客观,不能带情绪性地去研究一些问题。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是从博士开始做起的话,我们确定了选题之后要长时间在具体的选题上面进行深挖,深挖到什么程度呢?要形成前期的一个成果,至少要能获得一项省部级的基金,比如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我觉得一般情况下,应该要能够获得国家级的基金,说明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才算是真正进入了一个状态。
所以说博士论文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把博士论文做好了,一般我们博士做起选好好这个题目之后大概有有三年左右的积累。这三年当中,我们要看很多的文献,要做调查,要做研究,也会写出了一些小论文来发表,实际上在博士期间,我们就形成了一系列的一个前期的成果。等毕业之后,我们至少要能够申请到一项省级基金或者获得一项国家级基金,说明我们在博士论文研究的领域里面才算有那么一点味道了,否则自己反思一下,是我们博士论文的选题没选好,还是什么情况,我们要根据自己博士论文的情况,要根据国家的重大战略的需求,要适当的把这个题目进行调整。如果不调整,一直是抱着一个选题的话,估计也是很难中的。
有不少人说找关系如何如何,但事实上,我个人感觉绝大多数人得到课题,应该不是说找关系评上的,应该还是看我们的成果能不能得到评审专家的认可。再就是你写出的观点有没有亮点,要深挖到什么程度,我个人觉得要在前期成果至少要获得一项省级基金,一般情况下,能够获得一个国家基金,比如说我们的博士论文,做好之后,一定要注意一点,尽量不要上知网。因为只要一上知网,后期文章要发表,想以博士论文去申请资助项目来结题,有很多麻烦就搞不了了。
也有不好的例子,就是还没出学校,博士论文就被学校上了知网了,结果那里面的成果一篇都没发表出来,等于基本上就没发表什么成果出来。一般情况下,博士论文发那么2~3篇的 C刊是没一点问题的。然后我们还可以把它改一改,比如说申请获得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的后期资助项目,这个尤其对于年轻的老师来说,后期制作项目是一个很有优势的项目。
所以说在具体的主题上面深挖要深挖到什么程度,有很多人不晓得这个标准是什么?我个人的体会就是一定要能够获得一项省级基金,一般情况下,能获得国家级基金,所以我自己的一个博士论文做的一个选题,后来我依靠这个博士论文获得了省社科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是获得了省教育厅的一个重点项目,就是依靠这博士论文这一个方向的选题,我获得了四个项目,要长时间在这个主题上进行深化。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这个领导喊我做这个方面的研究,比如说,做社会管理的研究,明天那个领导喊我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再后天另外一个领导还让做服务型政府方面的研究,那时候不懂拒绝,天天帮助他们去干这个干那个,最后发现自己就没有什么成果,报课题也是报一下这些杂的课题,一个都没中过。后来就一直聚焦自己博士论文的成果去研究,就连续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所以说我们作为年轻的老师、学生,做尤其是在校的博士,一定要注意,我们博士论文的选题非常的重要,关系到后面后期能不能获得省级基金,国家级基金,所以在选题方面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能说自己对这个感兴趣怎么样,如果万一不符合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很可能我们拿基金就拿不到,我们想评职称,一般是博士毕业两年可以评副高,如果拿不到基金,评副高就一点戏都没有。我有一个同事是2015年博士毕业,文章发得很好,但是因为没有资金,评职称门槛条件都不够,因为现在指标少,大家都有基金,他没有就没戏就得靠边站。
所以博士论文一定要注意选题,它非常重要。从一个人的一辈子来看,我们做学者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书可以多看一点,但是做科研写文章一定要聚焦,不能今天发这方面的文章,明天发那方面的一个文章,你发多了之后,别人不会觉得我们水平高,而是觉得这是乱来。给外人看,别人觉得我们很厉害,但是给内行的人看,别人一看就看出我们的马脚出来,在这里我为什么先讲这个问题,因为它是我们做研究需要特别注意的。
实际上,写论文或者是投稿,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尤其是写带数据、带模型的论文,更不用说,那是一个学术的“八股文”,核心是数据如何获取,主要是数据新不新,选题新不新,这个是最关键的。但是,做学者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稳定的研究方向,要稳定在某一研究方向上去选择前沿的、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些具体的研究选题,然后在这上面进行深挖,只要在这个上面去深挖,一定能挖出水出来,一定会有成效出来的。你如果说,挖一段时间没挖出来,觉得没获得什么成绩,就赶紧换题,那这样子可能做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成绩。所以我讲的第一个部分,要做“三问学者”。
以上就是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研究主题?了解更多论文常识及论文查重技巧,可以关注paperpp论文查重!
800万大学生都在用的免费论文查重平台
本文由PaperPP论文查重系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aperpp.com/industry/7569 .html